随着刘允被问斩,京城的粮价回落,甚至由于许多粮商之前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导致如今的粮价比未涨价前还低了许多。
陈家作为囤积最多的商人,如今焦头烂额,不仅因为他们囤积在码头的那些粮食,而是自从刘允被处决后,他们已经收到风声,皇上要惩治一部分虚抬物价的商人。
这个消息,就差报他们陈家的名字了,陈大忧心的对父亲道:“爹,不如找世子想想办法,毕竟我们家出了事,世子也逃脱不了责任。”
陈老爷苦着脸,他早就去找过裴世子了,如今裴世子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御史弹劾裴世子行为不检,骄奢淫逸,侵占良田,皇上听后下了旨,罚世子在府中闭门思过,这是变相的将他软禁了。
陈大很快意识到了危险,“难道,皇上知道这次京城粮价之事,有世子的在背后操纵?”
陈老爷点头,“何止。”陈老爷心中猜想,严州之事是瑞王在背后推动的。
瑞王和裴世子真是打了个好配合,可惜棋差一着,不知出了什么差错,皇上提前戳破了他们的阴谋。
据说严州知府刘允在行刑之前,高喊他是受瑞王指使的,那之后,裴世子就被御史弹劾,皇上当即斥责将其软禁。
“难道我们就这样等着头顶的刀落下来了吗。”陈大跟在陈老爷身边历练,对风险的敏锐已经不输于自己父亲。
只听见父亲长叹一声,“茂儿,你今晚便收拾收拾,带着你母亲和你弟弟离开京城吧。”
陈老爷已经有预感,陈家这次不能善了,能够让两个儿子平安离开,他们陈家也不算断了香火。
况且他早有准备,有那个东西,他们陈家也能东山再起。
“爹,哪里就到了这一步了,我不走,让弟弟带着祖母走吧,我留下来和您一起度过这次的难关。”
陈老爷给了大儿子一个耳光,“你留下来是想跟我一起死吗,你那不成器的弟弟如何振兴我们陈家,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你们赶紧收拾,连夜走吧。”
陈府外,官兵将陈府围了个水泄不通,家丁见状,惊慌失错的来报:“老爷,不好了,咱们院子外全是带着刀的官兵!”
“什么!”陈老爷双眼满是不可置信,皇上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他当机立断,“茂儿不要收拾了,你带上你祖母和弟弟现在就从西南小门离开。”
“父亲,可是您怎么……”
“到了这个时候你还不听为父的话吗,难道要我跪下求你们!”
陈大看着父亲,男儿有泪不轻弹,可他知道,今日离开,和父亲就再见不到。
他留下泪来,“父亲,可是我们如今又能逃到哪里去呢。”皇上已经发现他们陈家和世子勾结,皇上不敢公然治罪世子,自然会把全部的怒火撒向他们,陈家的下场不会好。
陈老爷如何想不到呢,他道:“为父苦苦经营者二十年,总有些后手,听着,你离开后,去城外的义庄后找到那棵歪脖子槐树,树下有为父给你准备的东西,你挖出来,带着东西直接去并州,那里是瑞王的地盘,有了那些东西,瑞王会收容你们的。”
陈大没想到父亲已经做了万全安排,他跪下,磕了三个头后,擦干了眼泪,看了一眼陈父,转身离开了书房。
等儿子离开后,陈老爷带着家丁,去了正门,他还要为儿子争取一些时间。
皇宫,魏邕接到消息,“皇上,陈家主事人陈大已经伏法,只是他两个儿子不知所踪。”
裴玄度想到那个梦中,瑞王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一对姓陈的兄弟献上了藏宝图,难道姓陈的兄弟,就是陈家这两兄弟。
民间传说,瑞王因这藏宝图,获得了许多财宝,才有足够的底气和朝廷鏖战七年。
“去,封锁城门,暗中找到陈家两个儿子,不要惊动他们,看看他们往哪个方向去,若有异动,立即将他们二人扣下。”
“是,老奴这就去安排。”
魏邕出去后,去瑞王府宣旨的罗定也回来复命,裴玄度头也没抬,问:“瑞王府如今如何了?”
“回禀皇上,接到圣旨,瑞王世子似有些不服,但还是接旨了。”
不知为何,罗定最近总觉得魏邕对他的态度莫名没了之前的敌意,看他的眼神也不再透着嫉妒,态度可以称之为和颜悦色,这令他摸不着头脑,魏邕这老东西转性了不成。
罗定想什么,裴玄度不用猜也知道。他将罗定派去给裴昌宣旨,是因为裴昌此人愚蠢狭隘且睚眦必报,不像瑞王还有些才能,否则也不会上辈子和自己缠斗七年之久。
罗定传递的消息已经被他替换,裴昌对罗定产生怀疑,罗定这颗棋不仅废了,今后还可为他所用。
他挥了挥手,罗定退下。
又让隐在暗处的丘于说:“让童石去告诉秦夫人,让她以她的名义,买下陈家的产业,然后将王家囤积的粮食全部低价购入。”
丘于领命后,悄无声息的离开。
随后,尹明奎和谢祖亮一同来到了宣政殿。
尹明奎一向行事落拓不羁,谢祖亮为人板正严肃,尹明奎看了看一身正气,正得发邪的御史大夫,难得感到颇为不自在。
和他走在一起,尹明奎都不自觉的微微挺直了肩膀。
来到殿内,谢祖亮行礼后便道,“不知皇上找我有何吩咐。”
尹明奎在外办事一个月,正准备好好和皇上说说瑞王屯兵之事,只是不知皇上将谢祖灵叫进来,是何用意。
裴玄度却开口道:“朕已募兵五万,囤于青州,兵粮如今也有了着落,待科举过后,朕准备向瑞王宣战,征讨瑞王。”
大殿静默了一瞬,就听见谢祖亮宏亮的声音,“皇上圣明,臣愿效犬马之劳。”
尹明奎张着嘴巴,这还是那个严肃古板的御史大夫谢大人吗,这么轻易就接受皇上如此惊人之计划。
他难道不应该劝劝皇上三思而后行,难道不该劝皇上,如今皇上刚刚登记没多久,应该要徐徐度之,先让百姓好好修养生息几年再做打算。
不怪尹明奎如此想,毕竟之前的曾太傅就是这样的,尹明奎觉得曾太傅和谢大人应该是一挂的。
没想到其貌保守的谢大人,居然如此激进,他在他面前都显得保守起来了。
尹明奎想,嘿嘿,真是有意思,果然不能以貌取人。
他也赶紧附和:“陛下英明,臣从刘允那里得知,瑞王私自屯兵,只是刘允这人嘴中没有几句真话,臣愿意去彻查瑞王屯兵之地。”
“很好。”裴玄度看着尹明奎和谢祖亮,露出满意的笑,朝中有这两位坐镇,他就算再如梦中那样,需要御驾亲征讨,想来也不会担心朝中大事无人料理。
至于瑞王屯兵之地,他自有安排,只是尹明奎不是武将,这次的事情,还需要一个善于领兵之人,只是目前没有合适的人选。
“瑞王屯兵之事,朕自有安排,现下有两件事朕需要二位办,一件是春闱之事,谢大人这次春闱务必选有真才实干之人,朝廷正是用人之际。”
将来开战,朝中那些瑞王党羽,是要先清除的,那些墙头草自然也不能留。
“老臣明白,只是老臣想要举荐一人。”
裴玄度很感兴趣,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朝中那些庸碌之才,让他头痛,谢祖亮要举荐的人,想来不会是无用之才,“是何人让谢大人亲自举荐。”
“我的养子谢斌,此子力大无穷,武艺可以一当十,且熟读兵书,如今刚满二十,正是一身武艺报效朝廷和皇上的好时候。”
“谢大人举贤不避亲,在下越发欣赏您了。”
谢祖亮从善如流,“老夫并不欣赏尹大人你,尹大人身为朝廷重臣,言行举止过于轻浮,朝中官员若是都是你这样,有损朝廷颜面。”
“谢大人,你这就不利于团结了,我这叫不拘小节。”
裴玄度听到这个名字,立即想到上辈子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朝中,的确有一位名叫谢彬的臣子,不过,那人身材虽健硕,但他记得他似乎是个不受重用的文官啊。
裴玄度有些疑惑,“谢大人确定你这养子是个武将的苗子,而不是做文臣的料?”
谢祖亮面上顿了顿,“臣恳请皇上给那不孝子一个面见圣上的机会。”
裴玄度看出这其中似乎有什么隐情,他也想知道,这谢斌是不是梦中那个谢斌。
于是准了谢祖亮的请求。
说完这事,裴玄度又说:“第二件事,朕准备取消选秀。”这件事,他早在确定那哥梦是真的时候,就已经决定。
后宫如今不宜再多进人,否则就是给瑞王再给皇宫塞钉子的机会。
且,后宫局势越是复杂,越会引起前朝动荡,那些别有用心的朝中大臣,巴不得自家女儿进入皇宫,好分一杯羹。
如同梦中一样,后宫各自为政,背后依仗各自的势力,他多年来只得一子,就是这各方势力暗中博弈的后果。
而那唯一的儿子也不是正经妃嫔生下的,是他醉酒后无意宠幸了宫女,宫女隐瞒后生下。
否则恐怕在怀孕的第二日,就要被暗杀在宫中,他发觉后,秘密保护这怀孕的宫女,才有了这唯一的儿子。
瑞王不解决,后宫不会安宁,他的子嗣也会受到影响。
裴玄度握紧拳头,这一次,他要扫除瑞王,肃清前朝,到时,皇嗣的事自然无虞。
等到解决瑞王,有了儿子,他必要亲自教导他们,何为帝王之术,何为治国之法。
他绝不允许他的儿子再像上辈子那样,养成个软弱、敏感、多疑的性子。
最后,居然信任一个奸佞太监的话,败了燕国的百年基业,成为大燕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