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座城,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行人抬眼一看,此城城楼高百尺,城门匾额上写着“琅城”二字。
*
“通关文牒还不快拿出来!”守城的士兵瞪了眼东张西望拼了命往城里瞅的商贾。
最近北边羌人不太安稳,全商国所有城池加大防备。
领头人一抖,回过神来急忙掏出通关文牒递了过去,赔着笑道:“这位军爷,咱大商的都城琅城就是繁华啊,一不小心就花了眼。小的想问问哪地方可以让我们商队歇歇脚,讨碗水喝。从席城一路赶来,也该给同行的兄弟们休息休息了。”
士兵比对着文牒,抬眼看了看他:“陆尹……同行六人……想讨水喝?去朱雀街呗,琅城最繁华的街道,茶楼酒肆都有。”
又翻了翻运货的箱子,确认和通牒上一样后,抬起手挥了挥示意放行。
“哎,好的好的,谢谢军爷。”陆尹哈着腰接过递回的通牒,牵着马和手下一起入了城。一路上问了不少人如何去朱雀街,一行人摸索着碰运气,终于来到了街口。
只见那街一眼望不到头,路边的小铺挂满灯笼,因着是白天,没有点亮,茶楼、酒肆的招幌看得人眼花缭乱,飘来的茶香、酒香、食香,混杂在一起钻入鼻腔。
陆尹在路边随便找了家客栈供商队歇脚,让小二上几碟酒菜犒劳一下手下。
一行人商量完明天交货细节之后便开始敞开了喝,一路上从席城马不停蹄地赶到琅城,绷紧的神经终于可以松了下来。
*
酒过三巡,陆尹招呼着小二再拿瓶酒上来,正昂头喝着,突然透过纸窗看到对面有一家破破烂烂的店。
门口的幌子勉强能辨认出一个酒字,门上一块匾额,只能看出打头一个玉字,朱红的大门已经褪去不少颜色,和边上几家店铺对比鲜明。
“哎,小……小二。这对面是……什么店,怎么咱朱雀街还有这种店?”
陆尹大着舌头,晃手指着对面,眯起眼睛还想站起来看得更清楚些。
“哎哟,客官小心些。”小二赶忙摁住他,怕他跌倒,拿起边上的酒瓶又给他满上。
“这就说来话长了,对面是个酒肆,自我开店起就有了,听说叫什么玉醴楼。”
“听咱朱雀街的街坊说二十多年前七国混战,咱们大商还没统一的时候就有了。后来不知是不做了还是怎的,这店啊,就没开过门了。”
“也不知为何竟无人来收房契,再加上朱雀街的酒肆多了去了,少这一家也无人在意。渐渐的大伙也就习惯了,只是这城中想在朱雀街开店的人急红了眼,想买下来也无人能找得到原主。”
“可惜了,确实可惜了……”陆尹一饮而下,不再过问,撑着脑袋道,“满上!”
“好嘞!”
子时已到,客栈里醉酒的人已经倒下一片,无人在意对面酒肆的幌子无风荡了荡。
几道黑影掠过,又消失不见。
褪色的朱门吱吱呀呀张了一条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