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服务于人的。
我其实特别认同查理.芒格说的一句话,大意是说他其实并不爱钱,但之所以要努力工作去赚这么多钱,是他希望自己每天早上醒来都能确定,他们一家子都可以完全按照各自想要的方式去生活。在我这里也一样,我之所以努力赚钱并不是因为爱钱,而是因为我足够爱自己,也足够爱身边人,我希望给大家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仅此而已。
至于个人成长,我是希望你能从中得到一些感悟,从小就建立一套好的学习习惯,这甚至比拼命和熬夜学习更加重要。
我之前经常给你讲曾国藩的故事,他看起来是一个并不聪明甚至是有些笨拙的人,但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每天进步一点点,短期很难看到效果,但随着日积月累,他的个人进步十分神速。他带领的湘军也是采取看起来很笨的办法,结硬寨打呆仗,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拿下一个据点,时间越久力量积累越多,最终打败了太平天国,成就大业。
很多人觉得聪明很重要,但其实绝大多数聪明人最后都一事无成,而那些真正能成事的人所需要的必备品质是坚韧,是具有持久力和毅力恒心的人。老子《道德经》里有一句话说: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和《士兵突击》里的陈才都是极度聪明的人,而相比之下郭靖和许三多却显得非常笨拙,但是最终两个笨人的高度远高于两个聪明人,这都是坚韧的力量。
芯片巨头公司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过去20年都在坐冷板凳,大多数时间都不被世界主流舆论关注,股价最低时跌到只有1美元,但是哪怕再难他都坚定自己的方向,最终在2023年随着AI的崛起实现一举登顶,市值超过中国的任何一家公司。
在很多人看来这很难,但他自己觉得这并不难,因为当你把做好一件事当做一种习惯的时候,它就像你每天要吃饭、喝水和去学校一样习以为常,稍微难一点的是最开始建立起习惯的过程。
我以前没有建立每天读书的习惯,最开始需要强迫着自己去读,是会有一些痛苦的,但是一个月过后我发现一点也不痛苦了,习惯一旦养成,就和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了。现在我已经连续阅读近500天,每天2小时,不管是除夕春节,外出旅行,连轴出差还是身体不适,我都没有一天停止阅读,然后我惊人地发现,从来没有哪个时间段有这500天这么进步神速。
这也是我为什么希望你每天去复盘一道过往做错的题目,短期不一定能看到效果,但只要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时间久了就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保持持续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本质上是一种成长型思维。工作这么多年以后,我也逐渐发现,成长型思维的人和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的命运有着巨大的鸿沟,越是到中年以后差距越大。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固定型思维的人,他们进入社会之后几乎就不学习和成长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是一成不变的,久而久之思想就僵化了,工作生活也逐渐原地踏步。但是少数人是成长型思维的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去审视过去的自己,有哪些地方错了,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然后去改变自己。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说,多数人经常会执着于自己的偏见,努力去寻找证据证明自己是对的,只有少数人会努力改变自己的思维,他们愿意主动推翻某个自己曾经深信不疑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查理芒格也说过,如果哪一年你没有破坏掉至少一个你曾深信的观念,那么这一年你就白过了。
这些我都深有感触,比如我以前觉得人脉很重要,多个朋友多条路,朋友越多越好,后来渐渐发现其实一点也不重要。如果你自己足够厉害,你身边自然会很快聚拢一帮优秀的人,而如果你自身不够硬,认识再牛的人也用不上。而且很多特别牛的人,比如任总和农夫山泉创始人等,他们几乎没有什么社交或朋友。
比如以前我觉得很多小朋友所谓的不听话或者叛逆都是因为自己处于青春期,容易与父母对着干,后来我发现这种情况90%以上其实都是父母教育方式的问题,而不是小朋友的问题。
那些天天喊着要孩子听话的父母,不过是满足了他们自身的掌控欲,同时还限制了小朋友的想象力。欧美国家几乎没有父母会让孩子听话,从来都是鼓励他们成为自己,最后这些小朋友长大之后独立、阳光又自信,对人还非常和善。
中国近代史上有个特别厉害的人叫梁启超,他不但自己参与戊戌变法,著作等,他的子女也个个都很优秀,创造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氏传奇。而他一直以来坚持的教育方法就是在家中讲爱、表达爱,然后再通过言传身教去引导子女变得更加优秀,这其实也是我们家需要持续去学习的。
在这里,我也根据自己过去这么多年的学习成长和所思所想,总结出一些优秀的人共有的思维方式,并不是要求你们以后一定要成为多么优秀的人,而是说只要你们掌握了这些思维,通常都不会过得太差:
1、保护好自己,善待他人
这个社会上坏人很多,尤其是随着你们越来越大,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坏男人,他们都只会用下半身思考问题。而且很多坏人都很擅长伪装自己,他们甚至有可能隐藏在你熟悉的亲戚、朋友、同学和老师中,因此任何时候保护自己都是非常重要的,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跟除了我、你爸还有你伯伯以外的任何异性单独相处,哪怕是你熟悉的老师也不行,遇到任何异性想要接触你身体的情况下都第一时间躲开,走得越远越好,但与此同时也不要激怒对方。
如果万一遇到有人想要脱掉你衣服,强行对你做什么的话,你会怎么办?我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惊为天人的回答,迅速在□□里拉一堆屎,这样对方就再也不想碰你了。虽然这是极端情况下的损招,但是也许确实是一种可以让自己脱身的办法。
现在学校出现很多校园霸凌,社会上很多人也戾气很重,因此任何时候都要好好跟人说话,尽量不要跟人起冲突,不要去激怒别人,天大地大,保命最大。遇到事情也不要慌张,记住家人永远会支持你们。
与此同时,遇到生活不如意的人,或者是弱势群体,要多加关心和照顾,不要学很多人反而去嘲笑。不管是学校校长,公司领导,还是送外卖的,扫大街上的,或者捡垃圾的老奶奶,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去获得回报,大家都是平等的,都值得我们尊重。
2、乐观看待一切
我们家以前欠下巨额债务,而且利息还高得可怕,很多人说别折腾了,即便努力一辈子也还不清了,但我们总觉得没什么,总有希望能熬出来的,然后就靠这微弱的希望,一直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最终通过努力改变窘境。
所以我们家的起点其实是远低于绝大多数家庭,别家即便差也只是O,很难见到一开始就负债这么多的,所以如果当你拿了一手稀烂无比的牌,你一定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也许这是为了激发出最好状态的自己。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自我实现的预言”,你觉得不行,过程中遇到困难你就会找到不行的证据,然后很容易就放弃了,你觉得行,过程中就会找到各种行的证据,最终发现真的做到了。
即便遇到不好的事,你也可以告诉自己:“凡事发生,必有利于我。”一直给自己积极的暗示,你会发现所有的事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3、尽量做一个理性的人,而不是感性的人
优秀的人,过了30岁以后往往就没有情绪了,他们通过自我修炼,最终能做到悲喜自渡。在理性与感性之间,通常都选择理性。当然你们现在还小,有情绪起伏非常正常,不必过分苛责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阅历的增加,你们以后也可以学会逐渐掌控自己的情绪。
4、要自律和自控力
优秀的人往往都能掌控自己,如果发现自己很胖了,即便眼前有一堆美食,他们也可以控制住自己不去吃。保持好的学习、健身习惯,都是自律的一种体现。
有个博主蒋宇飞说,你去看飞机头等舱,多数人身材保持的很好,而且很多人都在看书,要知道看书很难短期见到成效,而经济舱胖子的占比一般要多,大家主要玩手机,因为玩手机更容易上瘾,立即就能满足。
5、长期主义与延迟满足
自控力、长期主义与延迟满足其实本质上说的是一件事,就是忍受当下的短期的痛苦,去换取长期的持续的回报,你忍受了眼前高热量美食的诱惑,时间久了就能换来更好的身材,更健康的体魄。
我当年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月薪只有3千多,但是其实当时还有8千和1万的两个工作我没选择,在很多人看来这不是傻子吗,高两三倍都不去,却选一个养不活自己的。只有我自己清楚,月薪3干这个工作的成长性,远远高于8千和1万的,因为当时我的同事们都太优秀了,我觉得跟他们一起工作一定会不一样,短期看是很痛苦,冬天连暖气都烧不起,但是长期看只要个人成长速度快,薪资的差距很容易就被补齐了。
多数人看问题都是以当天或者以当月来判断,而厉害的人看问题至少以五年、十年为单位,因为人性总是希望立即满足。这几乎是写在基因里的,而要长期主义必须与自己的人性去进行对抗。
你看你们喜欢刷短视频,本质上就是没有对抗住自己人性的弱点,短视频本质上是一种让人立即满足的“精神鸦片”,刷多了很难不沉迷其中。但是优秀的人却可以对抗住自己的人性,选择延迟满足,长期拿到大结果。
比如普通散户炒股都是稀里糊涂就买了一支股票,恨不得第二天就赚钱,一旦第二天跌了就慌不择路,但是巴菲特买股票通常都是花3-5年时间研究透一家公司,然后再花几年等待合适的入场时机,一旦买入之后就持有至少5年以上,过程中根本不看涨跌,只看这家公司的业绩如何,比如他买比亚迪持有14年一共赚了将近40倍。
6、终身成长,只关注自己的学习和进步,不关注自尊
乔布斯说,他喜欢和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因为聪明的人总是关注自己的成长,不关注自尊。并不是说这些人没有自尊,而是说一件事自己没做好,被人指责和批评的时候,首先应该想到的不是如何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去想我能从中学到什么。比如我现在被人指出不足的时候,我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对方,又有明显不足可以去提升了。
7、建立自己的评价体系,不要在意他人眼光
很多人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他们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比如越是低线城市的人,越容易攀比、要面子,而越是大城市,越关注人感受,而不是关注对方背什么包、穿什么品牌的鞋。
很多父母哪怕看到自己的女儿在婚姻之中很痛苦,也一直劝她不要离婚,因为在他们看来一旦女儿离婚自己在老家亲戚朋友面前就会很没面子,因为他们一直活在别人的眼光之中。而优秀的父母从来不在意这些,他们更关注自己的女儿是否开心与幸福,如果不幸福果断离开。
其实一个人随着见识和阅历的增加,完全可以建立一套独立于大众眼光之外的且很健康的评价体系,这套评价体系一定是关注自我感受,而不是关注他人。比如我在大街上洋洋洒酒走路,只要不影响其他人行走,至于被其他人看到说像个傻子,一点也不重要,你说的真对,我不但傻还疯,但是我开心。
去年我和两个很熟的朋友吃饭,她们开玩笑说你这T恤真难看,要不我俩帮你挑几件,我说真心不需要,因为我这衣服从来都是给自己看的,你们怎么看一点也不重要,我自己觉得舒服大过一切,她们说你是怎么做到这么普通还这么自信的,我们也想拥有这样的心态。
在买过了各种或便宜或贵的衣服之后,我发现自己现在最喜欢的品牌竟然是无印良品和优衣库,这两个品牌不但设计符合我想要的极简审美,价格还远低于我的预期,至于穿起来别人觉得我有多丑,穿出去多没面子,那是他们的事,与我无关。
归根结底,你要活在自己的眼光之中,而不是活在父母、朋友或者其他人的期许之中,你的喜欢远大于一切。
8、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查理芒格说,我认识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看很多书的。我以前没有在意,现在发现越来越认同,那些宣扬读书无用论的人,要么是自身层次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么是没有体验过长期阅读带给自己的提升和改变。
那些通过自身努力站到山顶,并且保持多年长盛不衰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有着大量的阅读,都